2017北京語文高考模擬試題(含答案)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l一8題。
材料一
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塤,河南安陽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編磬等,都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古樂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來演奏音樂,也是人們勞動生產的工具或生活器具。《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人們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又如在長期勞動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某種石制片狀工具能夠發(fā)聲,可以作為樂器進行演奏,于是發(fā)明了石磬。先民們還將狩獵的石器敲擊成聲,為化裝成百獸的人們表演舞蹈伴奏,樂器演奏與舞蹈表演相輔相成。樂器的功能不僅表現(xiàn)在人們用生產工具或生活器具進行演奏,還體現(xiàn)在用以傳遞特定的信息,如鳴金收陣、擊鼓升堂等。樂器的發(fā)展與社會生產力有著密切關系。石磬演變成金屬的磬或出現(xiàn)金屬的鐘,在石器時代絕無可能;只有養(yǎng)蠶業(yè)和繅絲業(yè)進步了,才有可能產生“絲附木上”的琴、瑟、箏。至周代,我國制作樂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絲、木、犯、竹八類,“八音”分類法即由此得名。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樂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樂器。無論是重達五千多斤的樂器巨人編鐘,還是造型、制作和彩繪都很精致的鼓、排簫、笙、瑟等,均向我們展示了春秋戰(zhàn)國時中國音樂文化高度發(fā)展的狀況,顯示了我國高度發(fā)達的冶煉、絲織等技術。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學習借鑒的民族。許多外來樂器經過不斷改進,成為中國民族樂器大家庭中的一員,比如漢代時傳入的橫笛、豎箜篌,東晉時傳入的曲項琵琶,明代傳入的揚琴、鎖吶等等。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中國的“吹、打、彈、拉”四大類樂器逐漸形成,樂器的音質、音律、音量、轉調、固定音高樂器之間的音高標準等不斷進步提高,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取材于劉承華《我國民間樂器的產生與發(fā)展》)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不屬于“用以傳遞特定的信息”的一項是(3分)
A.擊鼓出征B.擊筑悲歌C.鳴鑼開道D.打更報時
2.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對“中國民族樂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B.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實用性
C.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D.博采眾長,種類不斷得到豐富
材料二
吹管樂器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原始社會,先民們用飛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稱骨哨),在狩獵時用于模仿動物的聲音,以誘捕獵物或發(fā)出信號。浙江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了160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跡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經過碳14測定,它們已有7000??8000年的歷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樂器的鼻祖。
戰(zhàn)國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兩支“篪”,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竹質笛子實物。它們有一個吹孔、五個按音孔和一個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聲音階。篪的吹孔平面與指孔平面相交約為90度的夾角。東晉郭璞注《爾雅》:“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翹,橫吹之,小者尺二寸!标P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資料所說,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后,從中亞細亞一帶傳入的。
據(jù)史料記載,到唐代竹笛才加開了膜孔,這也成為中國竹笛區(qū)別于西洋樂器長笛及其他國家笛子的顯著特征。西洋長笛沒有膜,所以音色團潤、溫暖、細膩,音量較小。因為有了笛膜,中國竹笛的音色清脆亮麗,穿透性強。竹笛發(fā)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經和現(xiàn)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為鼎盛的一個朝代,詩歌得到了繁榮,竹笛藝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很多唐詩中都有對竹笛的精彩描寫:“橫笛怨江月,扁舟何處尋?”(王昌齡《江上聞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皎潔西樓月未斜,笛聲寥亮入東家!保ㄊ┘缥帷兑沟言~》)……不管是在①,還是在②,或是在③,都可聽聞清麗悠揚的笛聲。這些也是竹笛與詩歌文化相結合的生動體現(xiàn)。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fā)音動人婉轉。古人謂“蕩滌之聲”,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的稱謂。
宋元兩代,竹笛得以廣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為民間音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樂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斷地提高。
(取材于徐凱《中國竹笛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對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與骨哨一樣屬于吹管樂器
B.材質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證
C.吹孔與指孔不在同一平面
D.橫吹,在形制上與現(xiàn)代竹笛接近
4.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對竹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源于中國本土B.優(yōu)于西方長笛
C.曾經沒有膜孔D.音色清脆亮麗
5.根據(jù)“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內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①清冷的江水邊②名樓攬勝處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①名樓攬勝處②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③清冷的江水邊
C.①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②清冷的江水邊③名樓攬勝處
D.①名樓攬勝處②清冷的江水邊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材料三
中國是一個有著“禮樂”傳統(tǒng)的民族!皹氛撸斓刂鸵;禮者,天地之序也。”“樂”的精神是“和”,禮的精神是“序”,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維護和鞏固群體中既定秩序的和諧穩(wěn)定。而作為“禮樂”制度的產物??樂器,映射出來的“和”文化最為顯著。
先秦時期,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人在樂器的種類和配置上有著嚴格的規(guī)制。樂器首先作為禮器而存在,音樂的第一用途也是為祭祀等重大禮儀活動制造莊重宏大的氣氛。因此,朝聘、宴饗、婚喪、祭祀等場合出現(xiàn)的樂器與音樂被賦予了高貴的品格,成為權力的象征,它的使用與數(shù)量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以示尊卑。鐘、鼓、磬作為禮樂的代表,用在比較隆重的場合,多為國君諸侯欣賞;卿大夫和士以彈奏欣賞絲竹之聲為樂;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樂器如塤、缶之類自娛。為達到“和”的目的,各階層都必須嚴格遵循這些規(guī)制,如果逾越了就是違背了禮,就會產生不和諧的因素,最后“禮崩樂壞”,社會動蕩。這些都是與“和”的精神相違背的。
在樂器的個體設計和陳設上,也體現(xiàn)了“平禮”“求和”的追求。曾侯乙墓中室的樂器擺設就十分注重和諧,樂器多而不亂,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樂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編鐘分長短兩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層,最上層懸掛的是小編鐘,中層比上層的略大,下層的鐘最大,每一層都從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東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與南架編鐘相對的是編磬、琴、笙、排簫、篪、小鼓。
美學家李澤厚認為,承載著先秦“樂”理念的樂器設計本身就離不開“和”文化,從凝固的器形設計到靈動樂音的功能設計,再到設計思想,“和”文化始終貫穿其中。在先秦的樂器設計中,人們不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聽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體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諳美。
(取材于張文文《從先秦樂器設計看“和”文化》)
6.根據(jù)“材料三”,下列與“尊禮”無關的一項是(3分)
A.樂器的種類配置B.樂器的使用場合
C.樂器的擺放順序D.樂器的演奏技巧
7.下列對“材料三”中出現(xiàn)的字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映射,可用詞語“反映”替換。
B.祭祀,“祭”字第五筆是“?(捺)”。
C.違背,“違”字讀音為“wěi”。
D.編磬,“磐”與“罄竹難書”的“罄”,讀音與意義都不同。
8.請依據(jù)上面三則材料,簡要回答中國樂器與人們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聯(lián)系。(6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4題。
游文山觀大水記
文天祥
自文山門而入,道萬松下,至天圖畫,一江橫其前。行數(shù)百步,盡一嶺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盡處為障東橋,橋外數(shù)十步為道體堂。自堂之右循嶺而登為銀灣,臨江最高處也。銀灣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橋曰“兩峰之問”,而止焉。此文山濱江一直之大概也。
戊辰歲,余自禁廬①罷歸,日往來徜徉其間。五月十四日,大水,報者至。時館中有臨川杜伯揚、義山蕭敬夫,吾里之士以大學試,群走京師,推孫子安未嘗往。輒呼馬戒車,與二客疾馳觀焉,而約子安后至。
未至天圖畫,其聲如疾風暴雷,轟?震蕩而不可御。臨岸側目,不得往視,而隔江之秧畦菜垅為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對為洲,洲故垤然隆起,及是,僅有洲頂,而首尾俱失。老松數(shù)十本,及水者爭相跛曳,有偃蹇不伏之狀。至障東橋,坐而面上游水從“六月雪”而下,如建瓴千萬丈,直送乎吾前,異哉!至道體堂,堂前石林立,舊浮出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負去。
酒數(shù)行,使人候“六月雪”可進與否,圍棋以待之。復命曰:水斷道。遂止。知銀灣,山勢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據(jù)委折之會,乃不知一覽東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狀無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則銀灣遂為觀瀾之絕奇矣。坐亭上,相與諳謔,賦唐律一章,縱其體狀,期盡其氣力,以庶幾其萬一。予曰:“風雨移三峽,雷霆擘兩山!辈畵P曰:“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漢莫從天上翻!本捶蛟唬骸鞍孙L卷地翻雷穴,萬甲從天驟雪舉。”惟子安素不作詩,聞吾三人語,有會于其中,輒拍手將須、捧腹頓足,笑絕欲倒,蓋有淵明之琴趣焉。倚闌逾時,詭異卓絕之觀不可終極,而漸告晚矣。乃令車馬從后,四人攜手徐步而出。及家而耳目眩顫,手足飛動,形神不自寧者久之。
他日,子讀《蘭亭記》,見其感物興懷,一欣一戚,隨時變遷,予最愛其說?驮唬骸棒酥欧菚邕_者。夫富貴貧賤、屈伸得喪,皆有足樂,蓋于其心而境不與焉。豈以昔而樂,今而悲,而動心于俯仰之間哉?”予恍然有間。人生適意耳,如今日所遇,霄壤間萬物無以易此。前之所欣,所過者化,已不可追記,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則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故忽起奮筆,乘興而為之記,且諗②同游者發(fā)噱。
(有刪改)
【注】①禁廬:宮廷。②諗(shěn):勸告,告訴。
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止焉止:停止,此為“到了終點”
B.如建瓴千萬丈建瓴:傾倒水瓶,形容水勢大
C.前是立亭以據(jù)委折之會委折:回環(huán),曲折
D.予恍然有間間:機會,機遇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吾里之士以大學試豈以昔而樂
B.與二客疾馳觀焉則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
C.洲故垤然隆起故自今而言
D.乃不知一覽東西二三里乃令車馬從后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此文山濱江一直之大概也
這就是文山臨江一帶的概貌
B.有偃蹇不伏之狀
呈現(xiàn)出傲岸、不肯屈服的樣子
C.以庶幾其萬一
能大致寫出這種奇絕景色的萬分之一
D.霄壤間萬物無以易此
俯仰間萬物都不能改變它
12.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至道體堂,堂前石林立,舊浮出水,而如有力者一夜負去。
13.從全文看,“乘興而為之記”的“興”指之興,之興和之興。(4分)
14.請用自己的話回答,文中王羲之與“客”對人生的認識有何不同。你更認同誰的看法?
簡要說明理由。(6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15??18題。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①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村。
鳥外硫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②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看插秧針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黃昏。
【注】①本詩為作者在杭州任職期間所作。太沖、表之、公實,是作者三位友人的字。②武陵源:指桃花源。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寫詩人于初夏的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B.首聯(lián)以山巒聳立、田野蔥翠、村落綿連,寫出了鄉(xiāng)野秀美而淡遠的特點。
C.農人“插秧針”的場景讓詩人若有所思,更堅定了其辭官歸隱的決心。
D.詩歌通過描寫、議論等方式,表達了對田園風光以及農事的喜愛之情。
16.下列與“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表達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3分)
A.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王硅《金陵懷古》)
B.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C.造物陳詩信奇絕,匆匆摹寫不能工。(陸游《日暮自湖上歸》)
D.老去讀書隨忘卻,醉中得句若飛來。(范成大《明日分弓亭按閱,再用西樓韻》)
17.詩歌第二聯(lián)運用多種手法來描寫景物,請任選其中兩種加以賞析。(6分)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洪炎《野步》詩的首句運用疊詞“矗!焙汀疤锾铩,使景物特征更加鮮明,且富于音樂美。李清照的《聲聲慢》開篇也運用疊詞“尋尋覓覓,①,②”,有評價說“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蘇軾《赤壁賦》中的名句“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訴,④,不絕如縷”,也使用疊詞來渲染簫聲的悲涼幽怨、婉轉悠長。
洪炎詩第二句“近是人煙遠是村”一句,又讓人聯(lián)想到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描寫“村與煙”的詩句“⑤,⑥”。
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題。
雞鴨名家
“三爺,鴨都丟了!”
佃戶和長工一向都叫我父親為“三爺”。
“怎么都丟了?”
這一帶多河溝港汊,出細魚細蝦,是個適于養(yǎng)鴨的地方。有好幾家養(yǎng)過鴨。這塊地上的老佃戶叫倪二,他要養(yǎng)鴨。從來沒有養(yǎng)過鴨,這怎么行?他說他幫過人,懂得一點。沒有本錢,沒有本錢想跟三爺借。父親覺得讓他種了多年草田,應該借給他錢。父親也托他買了一百只小鴨,由他代養(yǎng)。事發(fā)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鴨養(yǎng)得不壞。
前兩天倪二說,要把鴨子趕去賣了。父親問他要不要請一個趕過鴨的行家?guī)鸵粠,怕他一個人應付不了。運鴨,不像運雞。雞是裝了籠的。運鴨,還是一只小船,船上裝著一大卷鴨圈,干糧,簡單的行李,人在船,鴨在水,一路迤迤邐邐地走。鴨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魚小蝦,運到了,才不落膘掉斤兩,精神好看。指揮鴨陣,劃撐小船,全憑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經過長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個沙洲歇一歇。“不要!”
他怕父親再建議他請人幫忙,偷偷地一早把鴨趕過蕩,準備過白蓮湖,沿漕河,過江。
“倪二在白蓮湖里。三爺趕快去看看吧。一趟鴨子全散了!”
【甲】“散了”,就是鴨子不服從指揮,各自為政,四散逃竄,鉆進蘆叢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來。這種事過去也發(fā)生過。白蓮湖是一口不大的湖,離窯莊不遠。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二五八集期,父親也帶我去過。湖邊港汊甚多,密密地長著蘆葦。斷蘆葦很高了,黑森森的。蓮蓬已經采過了,荷葉的顏色也發(fā)黑了。人過時常有翠鳥沖出,翠綠的一閃,快如疾箭。
小船浮在岸邊,竹篙橫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曬谷場的石轆軸上,手里的瓦塊氈帽攥成了一團,額頭上破了一塊皮。幾個人圍著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已經是下午了,他跟鴨子奮斗了半日。他一定還沒有吃過飯。他的飯在一個布口袋里??一袋老鍋巴。他木然地坐著,一動不動。不時把腦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動。??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溝,一方格,一方格的。顏色真紅,好像燒焦了似的。老那么坐著,腳恐怕要麻了。他的腳顯出一股傻相。
怎么辦呢?
圍著的人說:
“去找陸長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陸長庚!
“只有老陸,陸鴨。”
陸長庚在哪里?
“多半在橋頭茶館!
橋頭有個茶館,是為鮮貨行客人、蛋行客人、陸陳行客人談生意而設的。區(qū)里、縣里來了什么大人物,也請在這里歇腳。賣清茶,也代賣紙煙、針線、香燭紙碼、雞蛋糕、芝麻餅、七座散、紫金錠、萊種、草鞋、寫契的契紙、小綠穎毛筆、金不換黑墨、何通記紙牌……總而言之,日用所需,應有盡有。這茶館照例又是閑散無事人聚賭耍錢的地方。茶館里備有一副麻將牌,一副牌九。推牌九時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吆喝六,吶喊助威。船從橋頭過,遠遠地就看到一堆興奮忘形的人頭人手。船過去,還聽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頭,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抖著頭看人賭錢的,有人指給我們看過,就是陸長庚,這一帶放鴨的第一把手,諢號陸鴨,說他跟鴨子能通話,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鴨。??瘦瘦小小,神情總是在發(fā)愁。他已經多年不養(yǎng)鴨了,現(xiàn)在見到鴨就怕。“不要你多,十五塊洋錢!
說了半天,講定了,十塊錢。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紅了一莊,方去。
“把鴨圈拿好。倪二,趕鴨子進圈,你會的?我把鴨子吆上來,你就趕。鴨子在水里好弄,上了岸,七零八落的不好捉!
【乙】這十塊錢賺得太不費力了!拈起那根篙子(還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樣兒),把船撐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著,在水上撲打了一氣,嘴里嘖嘖嘖咕咕咕不知道叫點什么,赫!??都來了!鴨子四面八方,從蘆葦縫里,好像來爭搶什么東西似的,拼命地拍著翅膀,挺著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來。本來平靜遼闊的湖面,驟然熱鬧起來,一湖都是鴨子。不知道為什么,高興極了,喜歡極了,放開喉嚨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頭沒進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亂劃,翻來翻去,像一個一個小瘋子。岸上人看到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倪二也抹著鼻涕笑了?纯床畈欢嗟烬R了,篙子一抬,嘴里曼聲唱著,鴨子馬上又安靜了,文文稚稚,擺擺搖搖,向岸邊游來,舒閑整齊有致。兵法:用兵第一貴“和”。這個“和”字用來形容這些鴨子,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鴨子都愛聽,聽得很入神,真怪!這個人真是有點魔法。
“一共多少只?”
“三百多!
“三百多少?”
“三百四十二!
他揀一個高處,四面一望。
“你數(shù)數(shù)。大概不差了。??嗨!你這里頭怎么來了一只老鴨?”
“沒有,都是當年的!
“是哪家養(yǎng)的老鴨教你裹來了!”
倪二分辯。但也沒用。他一伸手撈住了。“它屁股一撅,就知道。新鴨子拉稀屎,過了一年的,才硬。鴨腸子搭頭的那兒有一個小箍道,老鴨子就長老了。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鴨還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
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兩只。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氣,也沒法不送他。他已經到鴨圈子提了兩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
他問人。
“你說多重?”
人問他。
“六斤四,??這一只,多一兩,六斤五。這一趟里頂肥的兩只!
“不相信。一兩之差也分得出,就憑手拎一拎?”
“不相信?不相信拿秤來稱。稱得不對,兩只鴨算你的;對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館里借了秤來,稱出來,一點都不錯。
“拎都不用拎,憑眼睛,說得出這一趟鴨一個一個多重。不過先得大叫一聲。鴨身上有毛,毛蓬松著看不出來,得驚它一驚。一驚,鴨毛就緊了,貼在身上了,這就看得哪只肥,哪只瘦。晚上喝酒了,茶館里會。不讓你費事,鴨殺好。”
“殺的鴨子不好吃。鴨子要吃嗆血的,肉才不老!
什么事都輕描淡寫,毫不裝腔作勢。說話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還有一種對于自己的嘲諷。這是一點本事。可是人最好沒有這點本事。他正因為有這些本事,才種種不如別人。他放過多年鴨,到頭來連本錢都蝕光了。鴨瘟。鴨子瘟起來不得了。只要看見一只鴨子搖頭,就完了。這不像雞。雞瘟還有救,灌一點胡椒、香油,能保住幾只。鴨,一個搖頭,個個搖頭,不大一會,都不動了。好幾次,一趟鴨子放到蕩里,回來時就剩自己一個人了?粗,毫無辦法。他發(fā)誓,從此不再養(yǎng)鴨。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塊錢不白要你的,我給你送到。今天晚了,你把鴨圈起來過一夜。明天一早我來。三爺,十塊錢趕一趟鴨,不算頂貴噢?”
他知道這十塊錢將由誰來出。
當然,第二天大早來時他仍是一個陸長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輸?shù)霉夤獾摹?/p>
“沒有!還剩一塊!”
一九四七年初,寫于上海
(取材于汪曾祺的同名小說)
19.根據(jù)文意,用括號內的詞語替換文中加點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迤迤邐邐(婀娜多姿)B.諢號(綽號)
C.分辯(分辨)D.輕描淡寫(漫不經心)
20.下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shù)厝肆晳T稱陸長庚為“陸鴨”,汪曾祺卻以“名家”冠之,從中可看出作者對勞動者持有的溫情和對勞動技藝的欣賞。
B.偷偷趕鴨、弄丟后呆坐、不肯承認裹來別人的老鴨、被識破后“只好笑”,這些內容表現(xiàn)了倪二笨拙、狡猾、貪婪的特點。
C.小說對茶館中聚集的各色人物和經營的各種物品的介紹,對賭錢的熱鬧場面的細致描寫,生動寫出了當?shù)氐氖芯L俗。
D.小說展現(xiàn)了陸長庚趕鴨時的得意和風采,也寫了他身為趕鴨名家卻遭遇養(yǎng)鴨失敗、混跡茶館常輸光本錢的失意與無奈。
21.請簡要分析小說是如何安排陸長庚出場的。(5分)
22.陸長庚是當?shù)亍胺砒喌牡谝话咽帧,從文中看,他高超的技藝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4分)
23.請結合小說【乙】段的內容,解釋畫線句中“和”字的含義。(4分)
24.本文語言頗具表現(xiàn)力,請從【甲】段中選取一例,加以賞析。(5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2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雞鴨名家》中陸長庚和《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出場都很有特色。從你讀過的小說中,任選一個印象深刻的人物出場加以介紹(陸長庚和王熙鳳除外)。要求:寫出書名及人物名字,中心突出,條理清晰。
②電影《阿Q正傳》在結束前增加了畫外音:“阿Q死了,阿Q雖然沒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罵得斷子絕孫了。據(jù)考據(jù)家的考證說,阿9還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孫繁多,至今不絕……”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處理?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
③請以“讀小說就像找到了一面鏡子”或“讀小說就像擁有了一架梯子”為開頭,從《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和《老人與!分腥芜x一部,結合作品內容,寫段抒情文字(可寫詩歌),表達你在名著閱讀方面的感悟。
26.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漫畫一”的內容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有故事,有描寫。
②“漫畫二”的內容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符合邏輯。
2017北京語文高考模擬試題答案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
1.(3分)B2.(2分)C3.(3分)D4.(2分)B5.(3分)A
6.(3分)D7.(2分)A
8.(6分)參考答案:
①早期,樂器已開始為舞蹈表演伴奏(樂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輔相成);②樂器種類在文化交流中不斷得到豐富(樂器種類的豐富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頻繁);③竹笛等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常用素材(詩歌創(chuàng)作反映出竹笛等樂器已深入人們的文化生活);④器形、功能設計及音樂理念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尊禮”“求和”的文化追求(“尊禮”“求和”文化貫穿于樂器的外形、功能設計和音樂理念中)。
評分標準: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
9.(3分)D10.(3分)A11.(3分)D
12.(4分)參考答案:行至道體堂,堂前怪石林立,過去都浮出水面,現(xiàn)在卻像是被有力氣的人一夜間都背走了。
評分標準:詞語“舊”“負”,一個1分;語句整體通順,前兩句1分,后兩句1分。
13.(4分)參考答案:觀水賦詩(唱和,同游)感物
評分標準:一處1分,共3分;表達通順,即所填內容與“之興”搭配,1分。
14.(6分)參考答案:
(3分)第一問:王羲之:情感隨境遇不同而發(fā)生變化(1分)。客:任何境遇都有值得高興的地方,它發(fā)自內心,與外界無關(2分)。
(3分)第二問,答案略!袄碛伞币暢浞殖潭,分為三個檔次賦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15.(3分)C16.(3分)C
17.(6分)
答案示例:第二聯(lián)運用遠近結合和比喻(聯(lián)想、用典)等手法描寫景物。先寫鳥兒從天空飛過,耳邊傳來遠處靈隱寺疏朗的晚鐘之聲;再寫盛開的百花映帶著流水,勝境好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讓人聯(lián)想到桃花源)。這兩句詩形象寫出郊野景色的幽美迷人,自然引出后面的理趣“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評分標準:答對兩種手法(或角度),2分;結合詩句內容賞析景色特點、情感主旨、表達效果等,4分。手法(角度)有比喻、用典、聯(lián)想、遠近結合、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等;從聽覺或視覺角度理解“鳥”、從視覺或嗅覺角度分析“花”等意象均可。要視學生答案的合理程度賦分。
18.(6分)①冷冷清清②凄凄慘慘戚戚③其聲嗚嗚然④余音裊裊
⑤曖曖遠人村⑥依依墟里煙
評分標準:寫對一句得1分。句中有錯別字、多字、少字,則該句不得分。
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
19.(2分)B20.(3分)B
21.(5分)參考答案:
小說先寫倪二把鴨子全部趕丟后一籌莫展,為陸長庚的出場做鋪墊;接著寫眾人不約而同地推薦陸長庚,使讀者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賦予人物以傳奇色彩;再詳細介紹茶館情況,強調陸長庚的諢號,暗中交待了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與人生際遇;最后用極簡潔的語言描寫其外貌、神情、語言、動作等,人物出場頗具匠心。
評分標準:答對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22.(4分)參考答案:
通“鴨性”,能把散了的三百多只鴨子輕松地聚集到一起;望一眼就能估算出鴨子的數(shù)量;望一眼就能辨識出鴨群中有一只被裹來的老鴨;能從眾多鴨子中輕易挑揀出兩只最肥的;用手一掂就能準確說出它們的重量。
評分標準:一點1分,答出任意四點即可得滿分。
23.(4分)參考答案:
陸長庚的趕鴨方法較“溫和”,他用鴨子能聽懂的語言召喚,使它們個個都高興地飛向小船邊聚攏。然后他變換鴨語,引導鴨子安靜、舒閑、整齊有序地游向岸邊,體現(xiàn)出“和諧”之美。
評分標準:從趕鴨方式和鴨子表現(xiàn)特點分析“和”含義,各2分。
24.(5分)參考答案:略。
評分標準:從口語化、幽默、清新、說明性語言等語言風格,從短句等句式特點,從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選擇其一,結合語句內容分析表達效果即可。
賞析角度明確,1分;內容分析,2分;效果,2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2分。
25.(12分)
一類卷(9?12分),符合題意,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表達流暢,較有文采。
二類卷(5?8分), 基本符合題意,內容較充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卷(1?4分), 偏離題意,內容空洞,結構不完整,語病較多。
26.(50分)
第①題
類別 | 評分要求 | 評分說明 |
一類卷 (42?50分) | 符合題意、主題明確 內容充實、感情真摯 描寫充分、細節(jié)典型 語言流暢、表達得體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 以46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一類卷的基本要求,有創(chuàng)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二類卷 (33?41分) | 符合題意、主題明確 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 描寫較充分、細節(jié)能表現(xiàn)主題 語言通順、表達大致得體 結構完整、條理清楚 | 以37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二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三類卷 (25?32分) | 基本符合題意、主題基本明確 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 描寫不充分、細節(jié)較少 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 結構基本完整、條理基本清楚 | 以29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三類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四類卷 (24?0分) | 偏離題意、立意不當 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 沒有描寫、沒有細節(jié) 語言不通順、語病多 結構不完整、條理混亂 | 以24分為基準分浮動。 |
第②題
類別 | 評分要求 | 評分說明 |
一類卷 (42?50分) | 符合題意、論點明確 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 語言流暢、表達得體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 以46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一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二類卷 (33?41分) | 符合題意、論點明確 論據(jù)較充實、論證合理 語言通順、表達大致得體 結構完整、條理清楚 | 以37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二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三類卷 (25?32分) | 基本符合題意、論點基本明確 論據(jù)較充實、論證基本合理 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 結構基本完整、條理基本清楚 | 以29分為基準分浮動。 符合三類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四類卷 (24?0分) | 偏離題意、立意不當 論點不明確、內容空洞 語言不通順、語病多 結構不完整、條理混亂 | 以24分為基準分浮動。 |
說明:沒有題目,扣2分。錯別字3個扣1分,重復的不計;扣滿3分為止。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從文山門進山,經過萬松林,來到天圖畫,一條大江橫亙在眼面。往前走幾百步,到了一座山嶺的盡頭,就是松江亭,松江亭與兩千尺的大堤相連接,堤的盡頭是障東橋,橋外幾十步遠的地方便是道體堂。從道體堂的右邊攀登上山就是銀灣,這是臨江最高的地方。銀灣往上有一亭叫“白石亭”,青翠的山峰叫“六月雪”,有一橋叫“兩峰之間”,即到了終點。這就是文山臨江一帶的概貌。
戊辰年,我從朝廷罷官歸來,每天往來徘徊于文山中。五月十四日,大水暴發(fā),報告消信的人來了。當時學館中有臨川人杜伯揚、義山人蕭敬夫,此地的學子因為參加太學考試,全都去了京城,只有孫子安未曾去。就讓人準備馬匹、駕好車子,和兩位客人快速奔馳去觀看,約定孫子安隨后趕來。
還沒到天圖畫,就聽到水聲像狂風巨雷,轟鳴震響,顯出不可抗拒的威力。站在岸邊側目觀看,不能正視往下看。江對岸的秧田菜地已全部被洪水淹沒了。到了松江亭,亭對著的是江中的沙洲。沙洲過去像山丘一樣隆起,到現(xiàn)在卻只剩下洲頂,其余都不見了。老松樹有幾十株,淹在水中的枝干爭相簸蕩搖擺,顯出一副傲岸、不肯屈服的樣子。走到障東橋,坐下來面對著上游的水從“六月雪”峰頂瀉下,就像從千萬丈的高處往下傾倒,洶涌澎湃,波浪翻滾,一直送到我們眼前,真是雄偉奇異!行至道體堂,堂前怪石林立,過去都浮出水面,現(xiàn)在卻像是被有力氣的人一夜間全部背走了。
飲了幾杯酒后,派人去探察能不能上“六月雪”,下著圍棋等待消息。去的人回來說:大水截斷了道路。于是我們不再前行。轉到銀灣。山勢回旋曲折,水到這里便打著漩渦,轉折而去。當初在這里建亭,占據(jù)山水回旋曲折的交會之處,卻不知在這里可以放眼東西二三里,大水奔流的情景無不盡收眼底。因此,從今天看來,銀灣就成了觀覽大水的絕妙之處。坐在亭上,大家互相逗趣開玩笑。各賦律詩一首,盡力描寫大水的形態(tài),希望用盡力氣能大致寫出大水聲勢的萬分之一。我說:“風雨移三峽,雷霆擘兩山。”伯揚說:“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漢莫從天上翻!本捶蛘f:“八風卷地翻雷穴,萬甲從天驟雪鬃。”只有子安素來不作詩,聽了我們三人的詩句,總是拍手捋須,心中有所感悟領會,大笑不能自持,真像陶淵明不通音律,又常扶無弦琴的情趣那樣。我們倚著亭欄觀看了很長時間,奇詭怪異、超卓絕妙的景觀,變化無盡,不能徹底領略,但天色卻漸漸暗了下來。于是就叫車馬跟在后面,四個人挽著手慢慢走出山。等到了家,還耳鳴目眩,手足顫動,身體和精神很久不能平靜。
從前我讀《蘭亭記》,見到文中說,人受外物的觸動生發(fā)感情,有時高興有時悲傷,都隨著自己的遭遇變化著,我很同意這樣的觀點?腿苏f:“王羲之實在不是曠放達觀的人。人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失意還是得志,擁有還是喪失,都還有值得高興的地方,這是因為它發(fā)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哪能因為從前歡樂、現(xiàn)在悲傷,就在須臾之間改變了呢?”我一下子明白了。人生重在順遂心愿罷了,譬如我今天所經歷的,天地間萬物都不能和它交換。從前感到高興的事物,過后就沒有了,已不可追,我心想以后歡欣的事物來到,那么今天欣喜的事物又會很快就忘記,所以急忙起身奮筆疾書,乘興寫了這篇記,并告知同游者,讓他們也聊發(fā)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