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農村小學社會實踐報告一
時間如水,歲月如歌,西安文理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改暑期社會實踐終于劃上句號。對于經常呆在涼爽的房間里,幾乎沒有受過苦的我來說,實踐確實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膚也曬黑了很多,但大家沒有一個抱怨,后悔的。在短暫的實踐考察活動中,我努力讓自己盡快融入到農村,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
期間,我們也收獲不少,既能把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發(fā)揮出來,學以致用,又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還給了我們主動積極地與疲勞和貪圖安逸的惰性作斗爭的機會。而我們在實踐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認識得到了升華;覺悟得到了提高。很感謝老師讓我參加到這次社會實踐中,讓我充分地認識農村、了解農村。這次活動給我很多感觸,也讓我嘗盡了人間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從農村教育方面談一下自己對農村的認識。在我們調查的幾個村子里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仍很嚴重。
首先,多數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與要求相差甚遠,現代教育設備少,教育手段簡單,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qū)在軟硬件方面還不具備,要縮短城鄉(xiāng)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制約,農村中小學總體水平確實與城區(qū)存在較大距離,而且農村辦學思想、教育觀念方面還比較陳舊。我曾和唐家村的一個初中生聊過幾句,他告訴我,他們上初中后才開始接觸電腦,而城里呢,小學生就已經掌握電腦操作了,這就是差距。
其次,農村辦學條件較差,加上教師工資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質教師難的問題。農村學校優(yōu)秀年輕教師和音樂、美術、體育、英語教師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數學校還不能向城里的學校那樣采取高薪聘請優(yōu)秀教師的辦法。高水平的師資不足,導致農村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在我看來,鄉(xiāng)村學校教師嚴重短缺,但同時我們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學生找不到就業(yè)機會,而鄉(xiāng)村學校又急需人才,為什么大學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畢業(yè)生都擠向人才濟濟的大城市,為了留在城市里,他們甚至選擇專業(yè)不對口的工作。我記得在唐家村小學開總結大會時,就有位同學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唐家村的這幾天,讓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和孩子們迫切渴望知識的心情,我被他們這樣熱情所感動,我想留下來……”
如果有更多的大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和這樣的思想,那么,農村還會缺老師么。不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其中從今年起全國有六所師范大學對畢業(yè)有意愿去西部農村支教的學生將免除一切學雜費。這一舉措將使更多的大學生為西部農村做貢獻。
再次,農村中小學生輟學嚴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體制的原因外,農村教育模式的單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國農村的教育也是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一旦升學無望,則會前功盡棄。我們小組曾走訪了許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長們探討過關于孩子輟學的問題,歸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學校老師講的不好,一部分學生厭學,直接退學外出打工;
第二點: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將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輟學外出打工;
第三點:考上學而供不起也導致一些學生輟學。
我個人認為,要想讓農村學生輟學量減少,首先要改變他們的思想;其次要轉變單一的農村教育模式,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教育,使農村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用,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學率來衡量,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理念。
農業(yè)、農民、農村問題是當代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其發(fā)展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現代化的發(fā)展進程。農村教育既是農村發(fā)展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農村發(fā)展狀況的重要表現。我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中國(內地)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5%,人口素質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億,在農村就業(yè)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學文化程度者占37.2%,每萬人中大學生數為4名,這樣狀況是現代化進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發(fā)展農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成為人力資源的優(yōu)勢,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戰(zhàn)略性任務,所以,懇請政府加大農村教育建設。
還有,城鄉(xiāng)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現在的問題是不要繼續(xù)拉大這種差距,然后逐步創(chuàng)造條件,力求縮小差距,F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個縣城范圍內實現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我們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經費和其他教育資源的分配,應該按照公平的原則分配給每一所學校。
農村“示范性學校”的建設既要有適當的超前性,更應有公平的競爭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經費不應只集中在個別學校,人為的制造不公平競爭的局面。就現階段而言,富的學校越來越富,窮的學校越來越窮,所以政府的重點不應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關注農村薄弱學校的建設,對于那些條件好的學校,可以適當放寬政策,讓他們自我宣傳,自我管理。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磨練我們的品格,增長我們的才干,實現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舞臺;是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社會實踐也加深了我與農民的感情,拉近我與農村的距離,也讓自己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讓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再一次感謝老師讓我有了一次親身體驗,我將帶著這份經歷繼續(xù)我的學業(yè),等到學業(yè)有所成就時一定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農村建設中去。
暑期農村小學社會實踐報告二
這是我上了大學以后的第一個暑期社會實踐,前思后想,結合自己多方面的情況,包括個人專業(yè),愛好等,我決定在家鄉(xiāng)小學展開助教活動。
七月二十日下午,我手持學校的推薦信走進了我的母校:青川中心校的大門。正值假期,校園內并沒有太多的人往來,盛夏里的校園,郁郁蔥蔥,百花爭艷,分外美麗。這片土地,見證了我的整個少年時代,然而走在校園,我卻找不到一絲當年的痕跡,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簡陋的鄉(xiāng)村小學了!我的母校她迅速的成長著。在校長室里,我見到了平易近人的靳恩龍校長。靳校長不到四十歲,和藹可親,當得知我也是此小學的畢業(yè)生時,他特別開心,給了我很多鼓勵和贊賞,讓我很是感動。
我特意向靳校長打聽了當年教過我的恩師們,得知除了五年級時教我語文的閆老師外,其他老師大都被調到別處或是已經退休了。因為是暑假期間,我沒能當面見到我當年的恩師,覺得很是遺憾。在我向靳校長說明了來意之后,靳校長說非常歡迎具有專業(yè)知識的人才在學校內進行實踐學習,并給我了很多建議和幫助。經過安排,靳校長決定讓我擔任暑期英語特長班助教一職,于八月一日開始工作,八月十六日結束。
青川中心小學的前身是李家莊小學和青川小學。兩所小學與2002年9月合并,現在已經頗具規(guī)模。四層教學樓內教室寬敞明亮,窗明幾凈。各種教學設施,娛樂場所,操場一應俱全,和城鎮(zhèn)小學相比,已是不相上下。學校現共有教師25名。全部受過專業(yè)教育,平均學歷在中專以上。其中20-40歲的教師12名,40-50歲的教師13名,可以說是活力四射的年輕與經驗豐富的成熟相得益彰,取長補短,分配十分合理。學校內學生都來自與周邊農村,共涵蓋了大屯,青川,川中,川寺,圍子,李家莊,楊家莊,許家莊,吳家東河,花石橋十個區(qū)域。學校共設一到五年級,每個年級兩個班,每個班大約50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占總體教學的50%。
雖然是大學生,教授的課程又是小學內容,但因為自己沒有什么教學經驗,我的心中十分沒底。從學校回到家中,我翻閱了從學校借來的《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法等專業(yè)書籍,并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希望能在正式上課之前給自己充充電。
八月一日,我起了個大早,懷著忐忑不安但又很興奮的心情趕到了學校,開始了我的暑期助教工作。帶暑期英語特長班的金老師比我來的還要早,他知道我有好多東西要跟他學。特長班一共有四十個學生,都是些十一二歲的孩子。我們需要教授的內容,多是些日常用語,常見單詞等。對于我來說,這都是些最簡單的基礎知識,可是對于孩子們來說,這可是他們所沒有接觸過的新東西。
我認為,小學生學習英語,一定要先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一般來說,游戲是最受兒童喜愛的一種活動,也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好形式,所以我建議金老師結合授課內容在課堂上做英語游戲,采用游戲方法講授和鞏固知識,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習英語知識,這種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都學得很開心,提高也很快。此外,我們還將音樂、美術以游戲的形式融合到英語教學中來。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都有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愛表揚的特點,所以我特別注意使用激勵手段,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隨時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予以肯定,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感情體驗,從而有效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喜悅。
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小學生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fā)來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中常常在很簡單的地方遇到的障礙,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學者就需要耐心的講解做示范,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正確;ㄒ徽(jié)課來糾正學生們的一個發(fā)音錯誤,這樣的情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當我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時,周圍的老師們也都是十分耐心的給我講解,他們的經驗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我發(fā)現,現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不足。而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上層領導的重視。其實,農村學生步入初高中后,大都是因為英語不好而落在了城市學生的后面。這并不是說他們的資質不好,只是由于起步晚,并沒有在這科上受到良好教育所造成的。對于他們,這是不公平的。學校理應調整師資,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力求使農村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八月十六日,我的社會實踐結束了。面對這些我付出了努力的孩子和給了我莫大幫助的老師們,我覺得十分不舍?粗⒆觽兊挠⒄Z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心里又滿是自豪和驕傲。對于我的工作,老師和學生們都給出了十分肯定的評價。比起我的收獲,這十六天的努力也不算什么。這次實踐增加了我的閱厲和信心,提高了我的思維能力、解決和認知能力,開闊了我的視野,冶煉了我的情操,從而使我認識了自已,并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次實踐于我的的確確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它是我人生里的一筆重要的財富。
暑期農村小學社會實踐報告三
還沒放假的時候,就有同學問我:“胡雙,你們暑假社會實踐做什么?”我會告訴他:“農村基礎教育資源,小學教育這方面的,在我家鄉(xiāng)做!焙芏鄷r候,別人只關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很清楚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河南省潢川縣一個普通的村子。家鄉(xiāng)所在的鎮(zhèn)??雙柳樹鎮(zhèn)(又簡稱雙柳)??以農業(yè)為主,工業(yè)發(fā)展不多,但一個典型的特點是,整個信陽地區(qū)是河南省勞務輸出大軍的主力。表現在我們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約95%以上的青壯年都會到江浙一帶打工,他們僅在春忙秋種、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務工的大潮使得雙柳人漸漸富裕起來,條件變得好了,但是家鄉(xiāng)在很多方面的情況卻并沒有跟上經濟發(fā)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壞了,比如環(huán)境,比如村小學的教育問題。
我們村的小學叫做彭畈小學。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學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開學典禮上,窄小的操場上總是擠滿了活潑可愛的孩子。那時,學校有不少年輕、富有激情與活力的老師,他們給我們講過《三國演義》,辦公室有過鋼琴聲;那個時候,村小的畢業(yè)生和鎮(zhèn)上中心小學的小學畢業(yè)生基本上沒有差距。
而現在,彭畈小學2010-2011學年在校學生人數不到80人,只開班到三年級,今年秋季開學以后可能連三年級也開不下去了。學校有八個老教師,我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在教,現在還是他們留在彭畈小學,年底之前還有兩個要退休了;學校校舍十多年來基本沒有太大變化,曾經狹窄的操場,現在反而種上了樹,樹下雜草叢生;無情的蜘蛛網默默查封著這所歷經滄桑的小學。無獨有偶,彭畈小學的變遷在雙柳并非個案,其他村的情況與之相似,也是也不容樂觀?傊,整個雙柳的基礎教育現狀令人痛心疾首!
我在家鄉(xiāng)的田間地頭長大,走在家鄉(xiāng)的路上,要是無知無覺、沒心沒肺也就罷了,可是有所掛念,有所關心,關心則亂。于是,一眼望去,不懂事時看到的大好形勢,在我現在的眼中卻有很多難解之痛,比如環(huán)境、土地、教育、衛(wèi)生、醫(yī)療,到處都是問題所在。
我是彭畈小學的學生,而今卻目睹它的衰敗,于心何忍呢?走在家鄉(xiāng)的路上,流連于紅磚灰瓦的門前,聽著大媽大嬸茶余飯后的閑聊,討論著家鄉(xiāng)這些年發(fā)生的變化,思索著自己關心的問題所在,你就覺著如果力所能及的話,真的應該做點什么,即使力量卑微。我渴望了解問題背后原因的所在,這種渴望源于對家鄉(xiāng)的關心與熱愛,源于發(fā)自內心的一份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xiāng)變得越來越好呢?
一、 實踐出真知
1927年3月5日,毛澤東發(fā)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是青年毛澤東歷時32天,游歷湖南五縣之后得出的一份“社會實踐報告”。當年,尚處幼年的共產黨缺乏革命斗爭經驗,不了解農民運動情況,黨內外對于農民革命斗爭主要持責難態(tài)度。持相反意見的毛澤東遂決定親歷親為,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重點考察了湖南湘潭、湘鄉(xiāng)、衡山、醴陵、長沙五個縣的農民運動,寫成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這份報告對于指導近代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可謂是實踐出真知的標桿之作。
其實,毛澤東在湖南長沙第一師范學習期間,就非常注重讀“無字的書”。用今天的活來說,就是向社會學習,深入實際,調查研究。1912年夏天,毛澤東就曾與蕭子升一道,利用暑假時間,不攜分文,游學湖南諸縣,接觸社會,了解百姓,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一個多月的游學,途經5個縣,行程近千里;匦R院,毛澤東寫了許多筆記和心得,第一師范的同學和老師們看了都贊譽毛澤東是“身無半文,心憂天下”。這樣的游學,毛澤東有過多次,收獲很大;了解了社會,觀察了民情,對他以后進行革命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正處于大學時代的我們與毛澤東的年齡相仿,雖然所處時代背景和生長環(huán)境大有不同,但這不應該成為逃避實踐的借口。我們有必要向毛澤東學習,不光讀“有字的書”,更要讀的“無字的書”,從無字之書中的東西必然與課堂上的高數物理不同。然而,“無字的書”并不是那么好念的,我知道認真進行社會實踐的困難,逃避總不是辦法,只有努力面對。
具體到我們團隊的社會實踐主題來說,選擇農村基礎教育資源,是因為我們意識到了雙柳在這方面確實存在的問題。農村小學的在校學生人數為何逐年銳減?教師的流動為何變得越來越困難?政府相關應對政策的執(zhí)行程度呢?對于這些擺在眼前的問題,在街坊鄰居的口口相傳中,我們或許能夠管中窺豹、略知一二。
但這種情況下獲得的答案,其真實性、可信度有多少?又摻雜了多少主觀因素?不得而知。要想獲得更加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只有擴大信息的獲知渠道,在更加廣泛和有效的區(qū)域內收集普通居民的聲音,把這些聲音匯總起來,綜合分析,得出結果。所以,我們選擇深入群眾,走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
比如村小學生人數減少這一問題,我們之前能夠想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由于計劃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當地適齡兒童總人數減少;二、村小教育質量越來越差使得鄉(xiāng)下學生大量轉入雙柳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以下簡稱完小)。但在走訪的過程中,除了自己能夠想到的原因,我們還獲知:一、雙柳外出務工現象很普遍,很多家長會將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在外地上學;二、近年雙柳樹鎮(zhèn)大力推進城鎮(zhèn)化建設,城鎮(zhèn)人口增加,農村人口減少,富裕起來的家鄉(xiāng)人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讓孩子往“高處走”。這些信息更加接近實際,是在教室空想所不能得到的。遺憾的是,由于時間和技術限制,我們并不能準確獲知上述幾種原因影響村小學生人數減少的權重。
社會實踐只進行了不到七天。但這七天,我們對家鄉(xiāng)農村小學的了解程度卻比過去十多年更多。我們走訪了潢川縣教育體育局、雙柳樹鎮(zhèn)中心校、雙柳樹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雙柳樹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彭畈小學、天橋小學、曙光小學,我們在中心校和完小的檔案室獲得了很多有效的統(tǒng)計數據,我們挨家挨戶做了200份左右的問卷,累計走訪人次近400人。我們確實發(fā)現了很多問題,找到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唯有實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二、 收獲
對于課題本身來說,我們對村小學生人數減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結構嚴重不合理的因素做了多方面了解,我們還看到了農村小學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我們主要了解了雙柳五所小學的基本情況,并與這些學校的校長或者教師進行交談,走訪了小學周邊居民,了解他們對當地小學教育的認知情況。(具體結果見本次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社會實踐使得我們看到了現有教育體制下的弊端,更為重要的是政府所應當肩負的責任。
這里面有很多復雜的情況,有些是我們能夠掌控和了解的,有些是我們能夠了解但無力改變的。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對雙柳農村小學教育的看法更加實際而深入,但在如何解決這些已發(fā)現的問題方面,我們僅能依據調查結果給予建議,至于能否有效執(zhí)行,主要還是在于政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就是這樣了,這也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不足之一。
在課題之外,更多的則是對于“豫東南”團隊成員的鍛煉,譬如交流溝通、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分配分工等等。記得第一天我們在彭畈小學做問卷調查,第一個調查對象是個大嬸。她認字不多,問卷看不懂,這可難倒了我們。為了保證走訪和調查能夠進行下去,我只得親自出馬,一邊和她聊天,一邊把問卷內容融入家常話中,折騰了十多分鐘,總算打開局面,完成了第一份問卷,真不容易。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立刻商討對策,決定變換問卷調查方式,在鄉(xiāng)村不單純做問卷,而是和老百姓們一邊聊天,一邊了解我們想要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在鄉(xiāng)下的走訪和問卷調查才得以維持。
在后續(xù)的實踐過程中,最考驗大家的就是交流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和辦公室的領導談話也好,和坐在門口擇菜的阿姨聊天也罷,實際情況總是要求我們必須揣摩對方的心理,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從而確定自己該怎么得體地表達,怎樣消除他們的疑惑和戒備之心,怎樣才能獲得我們需要的信息。你會發(fā)現,萬事開頭難,打開局面之后,大叔大嬸們很愿意敞開心扉,坦誠相待。上至部門領導,下至目不識丁的平頭百姓,我們都能與之相談甚歡,這種情況下能不開心嗎?
身著東南大學文化衫,帶著耀眼的小紅帽,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路人的目光很快就聚集到我們身上。他們或許是出于好奇,但對我們來說,那些目光意味著期待,意味著壓力。走在家鄉(xiāng)的路上,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東南大學。
令人郁悶的的是,東南大學在我們那里的知名度太低,在走訪的過程中,好多人要么以為東南大學在福建,要么以為東南大學是一所不知名的二三流學校(竟有人詢問今年高考300多分能不能上我們學校!)。因此,在向別人做完自我介紹后,我們總要給東南大學加上好多注腳。一路走來,我們不敢說多好地表現了東南大學在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但我們可以拍著胸脯,很負責地說:“咱絕對沒給東大丟臉!”
在走訪的過程中,有位叔叔反問我們:“你們現在做的有什么用呢?政府又不管你們事兒,說白了你們也就是自己了解了解情況,其實就是無用功。”這番話一直觸動著我,雖然直白難聽,但卻是事實。說實在的,即使在教育這個沖突不是很劇烈的領域,調查到最后,已經很明顯地涉及到了政府部門的作為和利益問題。對此,我們基本上無能為力,僅僅能夠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反饋過去,期望他們能夠有所改變;蛟S我們現在還無力改變現實,但我們至少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收獲了友誼,學到了許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
三、 感謝
“豫東南”是一個團隊,我們一起頂著炎炎烈日,穿街過巷,出謀劃策,共同努力。感謝所有人的付出與汗水。大家都曬黑了。在鄉(xiāng)下跑的那幾天,黃開東一家會在中午把我們叫去吃飯。清涼解渴的西瓜,豐盛的午餐總令我們感到特別不好意思。在聯系完小檔案室和雙柳樹鎮(zhèn)中心校時,彭老師為此勞心費力不少,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重量級幫助,感謝已經不足以表達了,好人一生平安吧。除此之外,在我們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熱心群眾,沒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不可能進行得如此順利!再次,一并道一聲謝謝和珍重了!
雖然短暫,注定是銘記于心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