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復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下是大學生2017年全國兩會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生2017年全國兩會心得體會
兩會是什么,它并不是一個特定的機構名稱,而是對自1978年以來歷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體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的統(tǒng)稱。對于中國人來說,每年一度的兩會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每年的兩會都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通過學習兩會精神,從而了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
每年一度的政協(xié)會議和人大會議不僅僅是政治會議,更代表著人民的利益,承載著百姓的期望,通過兩會,人們更多的參與到國家的政治中來,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兩會代表收集材料,知曉民眾之需,將人們對政府和黨的期望和要求整理起來,國家*更是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作為一名大學生,自己也有幸能夠在學院的座談會中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這也是我們作為學生參與政治的一種渠道。說到參與兩會的形式和渠道,就不能不提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網(wǎng)友參政議政的方式,總理親自就社會熱點問題與廣大網(wǎng)民交流,眾多的兩會代表和委員將網(wǎng)絡作為自己收集材料,整理議案,溝通民情,社會調研的重要渠道。
作為一名即將轉正的黨員,通過每年舉行的兩會,可以使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的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發(fā)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們及時調整,準確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確指導。
在通過觀看今年的兩會,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不僅了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兩會精神,自覺履行黨員應盡的義務,積極帶動身邊的人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2014全國兩會心得體會
這一段時間,我認真收聽收看了本次“兩會”的新聞專題報道,我深信,隨著新一屆國家*的選舉產生和開展工作,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發(fā)展將更上一層樓,中華民族的未來也更加充滿希望。這次的會議使我認識到應從學習和生活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除了虛心學習專業(yè)知識,還應該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某個領域?精深程度,爭取做到獨當一面。在生活上,我將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堅定信念時刻鞭策鼓勵自己,是自己對工作保持信心和干勁。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但要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學習科學、文化和業(yè)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努力創(chuàng)造一流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當我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在工作中就有了方向,也有了動力所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定要加倍認真負責,努力向黨員同志看齊,縮小同黨員同志的差距,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請黨組織考驗我!
大學生2017年全國兩會心得體會
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時代使命,在好好學習專業(yè)課知識外,我還要積極要求進步。一年一度的“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舉國關心,萬眾矚目!皟蓵钡拇砗臀瘑T,順應人民期待,肩負人民重托,齊聚一堂,共議大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兩會”的議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改革發(fā)展大局;開好“兩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fā)展到全球,從發(fā)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jīng)濟領域,給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峻考驗。在此形勢下,今年“兩會”任務尤重,既要充分剖析世界經(jīng)濟環(huán)境急劇變化給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提出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又要充分認識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態(tài)勢和長期向好趨勢,從而作出正確的應對決定和措施。
面對兩會的召開,身為入黨積極分子我想向敬愛的黨組織匯報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黨組織的指正和幫助!皟蓵笔鞘玛P民生的會議,所謂“民生”就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問題,就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比如就業(yè)、教育、分配、社保、穩(wěn)定等等,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也直接關系到執(zhí)政者的人心向背,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和諧。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復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積累財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應當說,中國共產黨*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的偉大歷程就是不斷改善民生的歷史過程。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三個有利于”,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民生始終是重中之重,始終是一條紅色的主線。翻開黨的十七大報告,“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當前,在經(jīng)濟發(fā)展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千方百計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渠道擴大就業(yè),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和醫(yī)療服務水平,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認真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因此,我們強調改善民生,不僅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要求。歷史和現(xiàn)實都啟示我們,民生問題,無論何時何地都輕視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改善民生不但要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還要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不但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還要追求社會公平。凡是民生解決得好的地方,社會就和諧;反之,社會就動蕩。一些地方的社會矛盾與社會沖突幾乎都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全面小康、構建和諧,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否則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我們要肩負起民生的責任,把發(fā)展目標恒久地定格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夠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大學生2017年全國兩會心得體會
一年一度的“兩會”三月如期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2000多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聽取和審議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政協(xié)十一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等。
此次“兩會”,稅改、貧富差距、醫(yī)療等題目依然是討論的焦點,但是對身處實習第一線的我,最關注的還是教育題目。今年“兩會”,關于教育題目,提到的有:學前教育、中小學生減負、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質量等領域存在的題目,部份題目的解決辦法和措施還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由于我實習的張家莊鎮(zhèn)中學是一所鄉(xiāng)村學校,因此我最關注的就是教育資源公道配置,教育公平題目。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釀成的教育不公平的題目,不但存在于東西部教育差異當中,一樣存在于城鄉(xiāng)教育差異當中。之前,總是感覺“兩會”離我很遙遠,提到的題目跟我生活實際關系不大。但是,現(xiàn)在在張家莊鎮(zhèn)中學實習的我深入地感遭到“兩會”當中提到的教育題目,特別是城鄉(xiāng)教育差距題目切實發(fā)生在我的身邊。
XXX鎮(zhèn)中學是一所鄉(xiāng)村中學,這里的學生大多住宿,很少有走讀生。天天,五點四十伴隨著鈴聲,學生們準時起床,六點跑早操,六點二十就開始了他們一天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午沒有午休,一直到晚上八點五十下課。但是,即使這么忙,依然彌補不了他們與城市中學的差距。學校沒有操場,體育課只能找一塊大點的空地上;沒有可以坐下吃飯的食堂,經(jīng)?梢钥匆妼W生們拿著飯在寒風中咀嚼;學校只有一間微機教室,所有的學生都在那里上計算機課;教師不夠,大多數(shù)教師一人教多科??????所有的這些與城市學校的差距,使這里的學生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他們想要取得與城市學生一樣的成績,不知道要多付出多少倍的努力。
看到這些差距,讓我覺得:在我們國家,教育公平題目任重而道遠。像XXX鎮(zhèn)中學這樣的鄉(xiāng)村學校還有許很多多,身處這類較差教育條件下的學生還有千千萬萬,他們一樣是祖國的希望,一樣需要在良好的教育條件下健康成長。“兩會”進程中,鐘秉林委員表示:增進教育公平,一是教育資源要公道配置,均衡發(fā)展;二是入學機會要均等。解決這一題目,進行改革,不可以光靠說,要靠實際具體的措施,而教育的改革是民生重點,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更何況是教育資源配置和教育公平題目,是所有教育題目的核心和根本,是關系到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發(fā)展道路、發(fā)展方向、發(fā)展速度和發(fā)展素質的題目。
要具體解決這一題目,便需要有正確而有效地指導,而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配套制度便是改革的第一步,要有指導方針,才可以深化改革,才可以實施有效地措施,和具體的做法,通過制度去對行為進行指導。我國事一個法制國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法律體系的完善,依法治國越來越成為我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主題,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題目,我們一樣可以建立相干的配套制度。要對政策和體系都加以變革,適應時代的要求,從中心教育部分開始,具體到每個地方教育部,每個教育機構,每間學校。根據(jù)我國國情和莘莘學子的親身利益和發(fā)展需求,適時制定正確的改革方針,對教育資源配置進行指導,從而滿足學生們受教育的需求。
除嚴格執(zhí)行制度要求之外,還可以呼吁整個社會關注教育資源配置題目和教育不公平題目,從整個社會重視這一題目開始,群策群力,逐漸解決。
作為*的大學生和未來行將走上教育崗位的實習教師,我能夠為解決這一題目所做的就是:從眼前來看,不斷進步本身素質,傾盡全力進步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該校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從長遠看來,教育資源配置和教育公平題目將會長時間存在,我們應當作好為教育事業(yè)進步而長時間奮斗的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