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上海、廣東等地,浙江的國企改革意見制訂過程顯得很低調。
記者昨天(10月28日)了解到,浙江省委、省政府上個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浙江下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的方向和路線圖!奥肪圖”內容包括浙江國企將分三類發(fā)展;國企管理層將打破任命制,適度實行職業(yè)經理人制等多個方面。
昨天,在“2014美麗浙江??全球商報聯(lián)盟財經媒體連線浙江活動”啟動儀式上,浙江省國資委副主任潘曉波就浙江國企改革思路做了部分介紹。
之后舉行的“2014連線浙江國企民企對話會”,還透露了浙江國企改革兩個重要數(shù)據(jù):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占比達75%、國有資產產權化達75%。
亮點:
國企將分三類發(fā)展
“對國有企業(yè)推行分類改革和分類監(jiān)管,是新一輪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核心和關鍵!迸藭圆ㄗ蛱毂硎尽
據(jù)了解,浙江省國企未來將分為公共服務類、功能類和競爭類三種,各類細化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將在隨后出臺。
不同類型的國企,改革辦法將有所不同。比如,在股權結構上,鼓勵公共服務和功能類企業(yè)積極引入混合所有制,對競爭類企業(yè)的國有股權比例不設下限;在產業(yè)布局上,各類型國企守土有責,省屬國企進行重組整合及產業(yè)轉型,實現(xiàn)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考核方式上,不同類型領導層的考核評價體系有所不同。
在各省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中,國企資本向社會開放的混合所有制備受關注,浙江同樣不例外。不過,昨天潘曉波對此只是簡單提及。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以國有資產證券化為抓手,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下一步,我們將加大企業(yè)改制、推進上市等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省屬國企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項目也將不再神秘,會根據(jù)隨后出臺的發(fā)布機制,統(tǒng)一對外公開。
這釋放了一個信號:國企資本要走市場化道路,對外融資,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融資對象的“尺度”還不小。今后,社會資本不僅可以進入國企的重大項目,還能參與國企改制重組。
部分國企實行職業(yè)經理人制
國企高管的選拔機制一直備受關注,被認為是政企不分、國企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本次改革將嘗試解決這一問題。
據(jù)了解,競爭類國企管理層的招聘將逐步向市場放開,競爭類二級以下國企還將實行職業(yè)經理人制度;政府將下放一部分人事任命權,董事會可自行選人用人、制定考核獎懲辦法并分配薪酬。
不僅如此,今后浙江省屬國企領導層都將實行任期制,不同類型國企*的任用方式不同。這意味著,國企領導層將有流動、有退出。
今后,國企高管頭上將有三道緊箍咒:任期考核評價、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國有企業(yè)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
另外,競爭類的省屬國有獨資企業(yè)要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同時完善監(jiān)事會體制和監(jiān)督機制。
未來,在國資監(jiān)管體制上,將體現(xiàn)“管資本”為主的特點。今后,浙江將改組或建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投融資平臺,三類平臺公司將根據(jù)國資委的授權履行相應的特定職能。
改革意見還透露了一個重要數(shù)據(jù):到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不低于30%。
探討:
混合所有制改革,浙江最有條件嘗試
昨天下午,浙江省部分國企、民企負責人就混合所有制改革,展開了一次對話。記者從中了解到兩個數(shù)據(jù),計劃到2017年,浙江省國企混合所有制占比達75%、國有資產產權化占比達75%。
其實,國企向混合有所制發(fā)展已有多年,為何選擇此時再重提?昨天,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者、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劉勝軍認為,這是因為還存在體制上的弊端,需要制度創(chuàng)新突破。
在他看來,“衡量混合是否成功,一個標準是國企的經營機制能否改變。比如,國企一股獨大的局面是否被改變,管理層是否得到了激勵!
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史晉川看來,“混合所有制是打造經濟新動力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一定要做。浙江最有條件做這件事”。
對此,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董事長吳國潮感觸頗深。“國企面臨三大共性問題:動力問題、活力問題和抗風險問題!彼M,通過引入民營資本改變這一局面。
盡管這是一條必經之路,但并不那么好走。史晉川坦言,“如果民企和國企沒有完全相同的市場準入領域,就沒有平等的合作!
不久前,華立集團與中石油的二級子公司進行了合作。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稱此次合作“親密無間”,盡管如此,他還是對“混合”有所顧慮。“很多地方可以合作,但合作難度大。兩個完全不同的基因混合,可能優(yōu)質,也可能是怪胎!彼J為,不應該是兩種體制簡單地混一混,國企最終的走向是轉向國有資本投資控股。
國企拿出的項目,會不會是難啃的、不賺錢的骨頭?這是部分民企顧慮的問題。
其實,國企同樣有所顧慮。
吳國潮以自身企業(yè)為例說,浙江能源近年放開電力和天然氣等能源領域,想和民企合作,結果只有一個項目獲得意向。他還擔心,若“混”不好,會出現(xiàn)國有資產流失、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
國企民企如何“混合”,爭議最大的,恐怕就是控股權的問題。
三年前,巨星集團收購杭叉集團,巨星拿了52%控股權。當時巨星集團董事長仇建平比較關注“誰多拿1%”的問題,因為這決定了企業(yè)性質,決定了企業(yè)領導層是否政府任命。
不過,在股權分配上,浙江物產集團董事長王挺革顯得很開明,“志同道合最重要,國企絕對控股不符合現(xiàn)代生產。為什么一定要當老大?可以放下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