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陳龍
日本對國民體質(zhì)健康狀況高度重視,為青少年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各項體育運動提供了全面保障。記者近日分別采訪了清華大學體育部教師、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體育學博士學位的郭振,以及目前正在早稻田大學體育科學研究科讀博的中國留學生劉素云,他們介紹了日本開展學校體育的理念和做法。
郭振在日本期間,對日本從小學至大學均設立的“運動部”留下了深刻印象。郭振介紹,“運動部”就是體育運動俱樂部,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有足球、棒球、游泳等日本最流行的體育項目俱樂部。此外,不同的學校還會開設不同的特色體育項目俱樂部,如柔道、相撲、體操、排球等。每個孩子從進入小學開始,就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運動俱樂部加入,由于日本的學校不存在劃片招生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就讀的學校沒有其喜歡的運動項目俱樂部可供加入,轉學到能夠提供這個運動項目俱樂部的學校并不困難。
日本的各級學校之間還建立了完整的體育運動俱樂部的上升銜接體系,可以保證任何一個有運動愛好的孩子從小學直至大學都能參加這個項目的學校運動俱樂部。在這樣的學校體育體系中,除了那些特別不喜歡體育的孩子之外,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能養(yǎng)成、獲得至少一個終身體育項目。郭振曾在大學期間與日本的同學一起踢球,很容易看出,日本同學的足球運動素養(yǎng)來自于從小就開始的長期訓練,而中國的很多大學生可能直到進入大學之前都沒怎么踢過球。
根據(jù)日本文部科學省每兩年發(fā)布一次的《國民體質(zhì)運動能力調(diào)查報告》顯示,自1998年至的17年間,日本6至19歲青少年的體質(zhì)和運動能力整體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據(jù)劉素云介紹,日本學校體育強調(diào)增強體質(zhì)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因為社會背景是工業(yè)化社會需要大量的人力,還有就是受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影響。但現(xiàn)在,學校體育強調(diào)的是終身體育,核心理念是日文的『生きる力(ikiruchikara)』,翻譯成中文雖然是“生存之力”,但不僅僅是生存的意思。
學校體育在日本受到重視還體現(xiàn)在中小學校的體育課排課量處于中上水平。日本小學一至四年級的體育課排課量僅次于日語和數(shù)學,小學五年級之后排課量才有所縮減,但基本上,到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確立了“運動部”的體育項目,并開始穩(wěn)定的參加“運動部”的活動。
讓劉素云對日本學校體育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社會很重視體育文化,所以,不僅政府重視,社會、學校、家庭也都十分看重體育的重要性。
在日本,擁有一個喜歡體育、有體育特長的孩子是會被父母視作榮耀的,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中意的“運動部”而轉學,這在日本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劉素云看來,日本學校體育之所以成功,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能夠保持向好趨勢,在于日本對學校體育的重視不僅依賴學校努力,更體現(xiàn)在整個社會的重視以及制度的完善。(記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