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與人的格言經典語錄

思而思學網

1、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關系,在開始的時候比較像一個剪彩儀式,但結束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事故的現場,總會以一種災難性的方式來作為結束。開始的時候是舉杯,結束的時候是摔杯。

2、關系就像兩個不同的重物置于翹翹板的兩端,為了獲得平衡,要么就是它們調整各自的重量,要么就是調整支點的位置?傊,關系就是一場持續(xù)不斷的調整,直到我們把自己調整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為止。

3、自然的本性就是喜樂,和自然的東西在一起,我們感到放松和喜樂。當你注視著天空,你會感到放松,當你和樹木、河流在一起,你會感到放松,甚至和一只狗在一起,你也會感到放松。但是和一個人在一起,你就時常會感到緊張和壓抑,因為人是一種不自然的東西,一種扭曲和做作的東西,所以別人的在場總是讓我們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壓抑。和不自然的東西在一起,我們也必須以一種不自然的狀態(tài)去和它對應,這種扭曲對心神是巨大的損耗。

4、自然的東西本身就處于天堂的狀態(tài),不自然的東西本身就是在地獄之中。

5、一個人只有與他自己相處的時候才是單純和真實的。如果一個人和其他人相處,無論怎樣他都會失去大部分的自我,他必須壓抑自己的真實感覺去迎合別人。所以,社會交往是人虛偽的開端。

6、人與人的交往主要都是意欲和意欲之間的交往,因為只要我們與別人發(fā)生關聯,我們的意欲就會涉入,我們的自我就會涉入,從而引起內在的騷動,而意欲的騷動,無論其中間的過程是如何的跌宕起伏,它最終所帶來的無非就是痛苦。所以,關系也許能夠帶來其他很多東西,但很少會帶給我們心靈的平靜。

7、一個人的內在品質越高,那么他對關系和人際交往就越是冷淡和排斥。在多數人的人性當中,值得我們贊賞的品質并不多,而與之相反的品質卻比比皆是。關系和人際交往是一種渠道,有了這些渠道,人們內在的汁液便得以肆無忌憚地向外噴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察,關系只是人性的排污管道罷了。

8、人與人的交往牽扯到如何把重心調整到同樣高度的問題,然后才會產生共振。當內在品質高低不同的人在一起交往時,重心低的人無法提升自己,而重心高的人,如果他甘愿把自己扭曲成某種形狀是可以把重心降下來的,但這并不是他的常態(tài)。所以這種交往不可能讓他感到愜意,因為他不能夠以自己的本色呈現自己。

9、我們無法和自己在一起是因為我們厭煩自己,所以我們去尋找別人或沖到人群當中。即使別人也同樣讓你感到厭煩和不快,你也會覺得那是別人引起的,責任不在自己這一邊。這樣你的自我就會感覺好一些,這樣你的自我就受到了微妙的保護。

10、在把自己的內在弄得干干凈凈之前,一個人不應該去和別人關聯,否則就污染了別人,也污染了外面的環(huán)境。

11、這個世界上,好像每個人都很臟,外面也很臟。不過,人們并不打算把自己弄干凈,而是都沖動外面去,或者沖到別人那里。一個臟東西在臟水里無法洗凈自己,但這至少能夠讓它感覺不到自己的臟,因為那個對比消失了。

12、一個物體只能在它自己身上找到重心,如果這個物體試圖要到別的物體上去尋找自己的重心,那是非;闹嚨摹H欢@種荒謬卻在我們人身上發(fā)生了。每個人的內在都有著無限的潛力,但每個人都試圖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是我們生命中最荒謬的一件事。

13、事實上并沒有什么人能夠真正地背叛你,如果你覺得別人背叛了你,那么你自己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你為什么要依賴別人?或者你為什么和別人涉入得那么深?別人背叛我們通常都是以我們先背叛自己為前提。

14、關系的基礎是依賴,這個依賴是唯一的禍根,它產生出無數難解的問題和糾紛,說得更難聽一些,依賴簡直就是滋生無賴的溫床。無賴都是依賴的,而且是一種強行的依賴。

15、人們一方面想要依賴,另一方面又不想要痛苦,但依賴導致痛苦,因為依賴制造出束縛和囚禁,然后就有痛苦。

16、有了依賴,就不需要完全為自己負責,但同時也沒有了自由。所以,完全的自由同時也意味著完全對自己負起責任,但那時將找不到任何依賴。我們多數人的誤區(qū)就在于他們既想要依賴,同時又想要自由。他們在依賴中追求自由,當他們能夠自由的時候,卻又尋求依賴。

17、對于喜愛的東西所產生的占有欲,是不是就是我們所說的愛呢?出于這種愛,我們把天上的小鳥關進籠子當作了私人的收藏;出于這種愛,當我們在野外看到一簇美麗的花,我們就想把它弄到自家的花盆里;出于這種愛,當我們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我們就試圖把對方變成自己的情人或婚姻中的配偶。

18、我們愛的是強者,但強者反而不怎么需要被愛。弱者需要愛,但沒有人會真正地去愛弱者,對于弱者,我們只會給予同情。

19、越是不善的人,就越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愛。越是善良的人就越不需要別人的愛,對于太過善良的人來說,別人的愛常常反而只是給他添亂罷了。善良本身就是對善者最好和最純的滋養(yǎng)。

20、多數人的愛都帶著膠水的那種粘性,動不動就把什么粘住或相互粘住。兩個人共舞一曲本來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但是當樂曲結束的時候兩個人還粘在一起,那就變得很不美了。

21、粘連發(fā)生的地方,隨之而來的常常是壓榨甚至敲骨吸髓這類事情,就像蜘蛛網上經常發(fā)生的兇案。

22、我們在各種關系上涉入得那么深,但關系終究是很膚淺的東西,那是很多個人格面具之間的一場表演,不會比一場皮影戲好多少。

23、我們已經習慣于表演,所以我們能夠在不同的場合換上不同的面具,而且這種快速的切換已經成為了一種自動化。但我們就是從來不知道自己那張原始的臉,而原始的臉是無臉的。

24、每個人都以自己為尺度和標準在衡量別人,當我們與別人在一起的時候,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把他對于我們的價值判斷強加在我們身上,而且我們還時常不得不忍受他們由此而引發(fā)的態(tài)度和行為。所以,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壓抑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

25、一個人與其努力去協調與他人的關系,還不如花費一些精力去協調自己與真理和神圣事物之間的關系,后者更單純、更容易,也更富有成效。當你和別人在一起,就很容易產生糾纏不清,你就很容易打結。但是當你和神圣的事物在一起,你就不會打結,相反,那個神圣的事物會解開你的結。

26、有時候,復雜的人際關系就如同一團亂麻,當你好不容易弄直了這根線,另一根線卻因此而打結。很多人一生都在梳理這團亂麻,結果什么都沒有梳理出來,自己反而被編織進去成為一個死結。

27、如果我們和別人涉入得過深,就會產生很深的依賴,甚至發(fā)生粘連。當我們不得不結束這段關系的時候,就產生了血肉模糊的狀況,就像動了一次大的外科手術那樣元氣大傷。但很少有人能夠從中汲取教訓,沒有等傷口愈合多久,人們又對各種關系趨之若鶩了。

28、為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我們有時候不得不刻意地扭曲自己;為了贏得別人的尊敬,我們還是不得不扭曲自己。

29、當我們努力地去彌合與別人的裂縫時,我們也要當心自己的內在發(fā)生疲勞斷裂。

30、在群體中,一個人內在的動物性是能夠與其他所有人相關聯的唯一紐帶,所以,越是人多的社交場合就越是低級趣味。

31、在群體力量的掩護下,人們常常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來釋放自己的動物性。

32、越是優(yōu)等的人就越是喜歡自己獨處,因為一切都清清楚楚。越是劣等的人就越是想和別人攪合在一起,當一切都變得不清不楚,他們就有了下手的機會。

3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在男女性別的區(qū)分和注意上消耗了太多的精神,但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反正都是動物性。我們之所以在男女的問題上投入那么多的關注,那是因為我們的意識狀態(tài)還大部分停留在動物的層次上,我們還無法從超越自身的高度上來看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看到一只蟑螂,誰會去管它什么性別呢?反正它就只是蟑螂而已,但這對于另一只蟑螂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

34、無論你到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你不一定有幸遇到與你投緣的人,但永遠不會缺少讓你感到棘手的人。

35、人們興沖沖地跑到別人那里,卻滔滔不絕地談論著自己。多數情況下,人們到別人那里不是拿走別人的東西就是扔出自己的東西,除此之外就沒有第三件事。

36、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激情當中,但每個人都討厭別人在他面前宣泄激情。

37、兩個在一起的人哪怕只是沉默一小片刻,他們就會相互察覺到對方內在的真實,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所以,沉默必須被打破,他們必須不停地講話。在這種情形下,語言變成了煙霧彈一樣的東西,他們之間的交談并不是為了表達和溝通,而是為了掩飾和保護。

38、一個非常寧靜,幾乎沒有任何情緒的人不會去想別人,他不會產生這個需要。只有當我們的內在升起了某種情緒,我們才會想到別人。有時候你需要一個人來滿足你情欲的饑渴,也有的時候你需要一個人來發(fā)泄你的憤怒和苦悶,甚至有時候你需要一個人好讓你能夠在他面前炫耀和賣弄一番。別人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只是用來充當你發(fā)泄情緒的客體!

39、人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并不會真正對別人產生興趣,雖然他們有時候會表現出對別人感興趣的樣子,但那也只是為了讓別人對他產生興趣,但別人也不會真的對他產生興趣。

40、這就像我們有時候會很認真地聽一個朋友講話,并且一副點頭贊許的樣子,但我們真的在聽嗎?我們真的對他談論的東西感興趣嗎?不!我們在急切地等他停下來,然后我們開始說我們自己的。如果你想要在別人身上發(fā)泄,那么你首先就必須允許別人在你身上發(fā)泄,所以這是一個妥協,也是一個隱蔽的交易。

41、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交流非常困難,因為每個人都做著各自不同的夢,每個人都在談論著自己的夢,但是誰也沒有看到真相,兩個夢之間是很難溝通的。如果一個人已經看到了真相,那么他也許就不會再有與別人交流的沖動了。

42、我們根本不必在乎來自于別人的評論,因為你的真實內在與別人的看法并不相關。而且無論別人評論什么,他們都是在評論他們自己,因為透過評論別人,一個人無意中會把某些自己內在的東西呈現了出來,所以,他們實際上在評論他們自己。

43、我們通常不太在乎自己給別人帶來的感受,但我們卻都非常在乎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歸根結底,我們最在乎的還是與自己有關的。

44、如果一個人一直尋求別人對他的理解,那么遲早有一天他將無法理解他自己。

45、當別人凝神注視著我們的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局促和難受是因為我們害怕自己的內在被人看穿。但如果你的內在是一個別人根本無法穿透的深淵,那么你就可以像一面鏡子一樣,讓別人去看個夠吧。

46、一個人之所以在乎別人怎么評價他,一個人之所以顧慮被別人看高或看低,那是因為他內在的高度還遠遠不夠。如果一個人已經達到了云層之上的高度,那么他就超越了所有的看高或看低,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看不到他。

47、對于這樣一個人,人們也只能對他進行一些胡亂的猜測而已,而他自己卻會懷著輕松的心情去享受這個猜謎的游戲。

48、當你被一群人圍繞的時候,不要過于得意。他們之所以圍繞著你,那是因為他們比你來得低,他們試圖透過你而達到和你一樣的高度。而一個比你高的人通常是不會在你這里逗留的。

49、我們常常容易以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智力水平為基準去衡量和判斷別人。品質高的人剛開始的時候往往把別人估計得太樂觀了,但實際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不僅人們在心智方面的麻木遲鈍使他不可能與他們產生愉快的交流而讓他煩悶和無趣,另一方面,別人低下的道德品性又常常造成他實際上的損失,由此,他逐漸疏遠了自己的同類。

50、品質低的人倒是經常低估別人,但正是這些人能夠在人際交往中大有斬獲。所以,對關系和交往的熱衷程度已經大體能夠上反映出一個人內在的品性。

51、一個人的內在越是豐富,他就越是傾向于與那些沒有心靈渴求的平庸之輩保持距離。他的這種傾向并不是出于驕傲,而是已經成長為他的自然本性。這就像我們不喜歡豬圈的味道,所以我們都盡量地遠離豬圈。

52、人們可能會同情別人身上和他們相同的缺點,但人們不會原諒別人身上的那些他們所沒有的優(yōu)點。

53、如果一個才智卓越的人在眾多平庸的人面前不加隱藏地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本身就構成了對眾多平庸之輩的冒犯。同樣,如果一個美麗的女人突然出現在一群相貌平平的女人中間,這本身就構成了對所有其他女人的傷害。所以,男人的卓越才智和女人的美麗容貌是最容易遭人嫉恨的東西,因為這兩樣東西產生出來的差距是與生俱來、無法消除的,甚至通過外在的努力也無力彌補。

54、無論女人的美貌還是男人的才智,在同性的群體中常常遭到貶抑,在異性那里又被過分抬高。

55、即使一個人有足夠的理由值得我們由衷地贊美,我們也非常不愿意把這種贊美給予這樣兩種人:一是在世之人,二是離我們太近的人。前者在時間上離我們太近,后者在空間上離我們太近,不管哪一種近都會讓我們感覺不舒服,因為如果我們不得不承認別人的偉大,那么我們自己就顯得相對渺小了。

56、人們在贊美別人的時候通常都是不情愿的、支支吾吾的,但譴責別人的時候就變得慷慨激昂了,所有污穢、惡毒的詞語不假思索地從他們的大嘴里噴涌而出,就好像那些東西老早就等在起跑線上,就只等著一聲槍響了。

57、簡單地比喻,當人們不得不贊美別人的時候,那種情形比較像一個便秘,而他們譴責別人的時候就比較像一個腹瀉了。

58、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關系,在開始的時候比較像一個剪彩儀式,但結束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事故的現場,總會以一種災難性的方式來作為結束。開始的時候是舉杯,結束的時候是摔杯。

59、人與人之間產生誤會,然后相互解釋這些誤會,接著再去消除誤會所產生的后果。生活在一起的人們,或因為利益而關聯的人們,他們之間的主要內容就是這些了。

60、當很多個人的無聊聚集在一起,那個無聊似乎也變得豐富,于是每個人都可以貢獻出自己的無聊,并且彼此交換,如菜市場一樣熱鬧喧嘩,這就是大多數社交娛樂場合的真實場景。

61、那些繁華的社交場面,初看起來是非常有趣的,但到最后你會發(fā)現它是非常無趣的。而孤獨似乎是非常無趣的,但如果你能夠深入進去,你就會知道它是非常有趣的,而且越來越有趣。

62、在酒宴上,杯光斛影的主要還不是那些酒瓶和杯子,而是眾多的面具。

63、在爭執(zhí)和對抗的過程中,卑劣的人覺得彰顯了自己,高貴的人覺得辱沒了自己。

64、人群聚集之處,不是容易發(fā)生身體的相互踩踏就是難免精神上的相互踐踏。

65、在相互的踩踏中,有的人借此爬到了高處。而那些沒有爬上去的人,他們就更想要在別人身上多踩幾腳,那至少能夠讓他們有一個發(fā)泄。

66、人們不去了解自己,卻希望被別人了解。是啊,了解自己有什么用呢,被別人了解才有用。

67、如果一個人要了解自己,他就必須向內走,但那里好像無路可走。如果要被別人了解,那么向外走就可以了,那是非常容易的,路很多。

68、我們追求自我表現主要是因為我們不具有內在的價值。當我們沒有內在的價值,我們就把自己降低到使用價值。所以,我們都好像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件展示的商品,它需要由別人來估價和鑒定,它需要被社會貼上標簽。

69、我們因為交往而豐富了我們的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因為交往而敗壞了我們的品性。我們想過我們品性中一些負面的東西來自哪里嗎?比如我們的憤怒、嫉妒和虛偽來自哪里?它們來自于社會,來自于和別人的交往。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有誰會惹你生氣?你又要跟誰虛偽?

70、寂寞是對別人的渴望,一個內在已經沒有任何問題的人不會對別人產生渴望,單獨對他來說就已經足夠了。那些自己有很多問題的人才會渴望別人,他試圖借助別人來解決他的問題,別人也對他抱著同樣的想法。所以,當兩個有問題的人在一起,他們除了分享各自的難題外,并沒有什么其他東西可以分享。

71、只有自身非常無趣的人才會對別人有那么大的興趣。

72、當一個人和別人混雜在一起,那么他本來與自然存在之間那種天然的交融就會被阻隔,一切不再是新鮮和流動的,各種齷齪的事情很可能由此而滋生。

73、在孤獨中,我們忍受自己就可以了,這總比我們在關系中要忍受很多不同的人更加輕松和容易。如果一個人連他自己都不能忍受,那么他就不要再抱怨什么了。

74、不要試圖到自身之外去尋求溫暖。外面的那些溫暖,即使不是誘餌,也大都是些假象,它們會把你拋到更冷的冰窟里。除非你在自己的內在找到溫暖,否則再也沒有其他的溫暖。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